上一頁
 
物種起源-可可樹的命名

歐洲的入侵者發現這個陌生植物後,想為其命名,之後又努力試著要將它歸入物種分類和當時的健康學說中,無奈這些理論和學說都是由一些早已作古的學者所建立的,而起終其一生未曾聽聞新大陸的存在。然而,新大陸的原住民族後來卻受制於歐洲的入侵者,不得不去接受這些他們幾千年來早已經熟悉的植物和食物,被冠上新的名稱,有了新的詮釋。

除此之外,這個植物的學名:Theobroma cacao,這貼切的展現出新舊兩個世界的衝突,這個學名是由18世紀瑞典科學家林奈 (Carl bon Linne),於1753年所命名的。目前我們所知道的「雙名法」物種分類系統正是此人的發明,用來取代之前他的前輩使用的冗長難懂的拉丁文命名。雙名法是用兩個拉丁字為物種命名,頭一個自Theobroma為屬名,代表cacao所屬的種類,取自希臘文,意指「諸神的食物」。至於新大陸所使用的名稱cacao,則因為林奈認為它相當原始、是原住民所使用的稱呼,於是拿來沿用作為種名。接下來我們發現,cacao將是我們探索巧克力早期歷史的重要線索。

在美式英語中,這個植物及所有被加工前的相關產品,都習慣被稱為”cacao”,而所有經過加工處理過的可可豆,無論變成液態或固態,則都被稱作”chocolate”。然而在英式英語中,美國人所說的cacao和chocolate則都被通稱為”cocoa”,但對美國人來說,cocoa只的則是1828年由荷蘭人苛添 (Coenraad Van Houten)發明的去脂可可粉。更令人混淆的是,紐約商品市場卻將所有未經加工的種子通稱為cocoa!

 


上一頁